今天小編跟大家談的話題可能有些沉重,但其實小發的本意是讓朋友們更加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,而不要采取一種類似“鴕鳥態度”的心理去回避問題。畢竟,戰勝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對恐懼!
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聞報道,“猝死”這個問題已經不再是那么“小概率”的事件了:娛樂明星、運動健將、企業家、普通百姓……每個人自己或者是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同事,都有可能遭遇這突如其來的悲劇。其實“猝死”往往是身體原本就有的一些基礎性疾病,或發病隱匿或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,身體受到的傷害日積月累、在某一個時間點突然爆發釀成的慘案。據統計,發生率最高的“心源性猝死”中國每天發生近1500次……與此相對的是大多數國人往往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,相關的意識比較單薄,總認為能吃能睡、沒有明顯癥狀,就是身體好。另外的一個心理觀念可能是:本來以為自己健健康康的,要是體檢突然查出什么問題來,反而會在心理滋生不良的情緒、加重心理負擔。所以很多人寧愿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過一輩子”……希望今天這篇文章,能給朋友們提個醒兒:生活的再風光,不如生活的健康;身體健康大于一切,定期體檢未雨綢繆。
下面給大家匯整一下關鍵的體檢項目指標,供大家參考。 血壓的理想范圍是收縮壓(高壓)120mmg/舒張壓(低壓)80mmg,正常血壓的上限是高壓140mmg/低壓90mmg;而如果在三次不同時間測量的血壓都高于140mmg/90mmg這個臨界值,就可以認定為是高血壓了。 建議自備血壓計在家中隨時監控血壓。需要提醒的是: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都是以“示波法”為原理的電子血壓儀,其血壓測量值較之傳統的水銀聽診器式血壓計有一定的誤差。建議分別用電子血壓計和聽診器血壓計測量一下血壓,找到這兩者之間相互關系的“經驗對照值”;同時,電子血壓儀作為一種精密儀器,需要定時進行校對。
正常的空腹血糖在3.9-6.1mmol/L,餐后2小時血糖在7.8mmol/L以內; 如果空腹血糖在6.1-7.0mmol/L,則為空腹血糖受損;餐后2小時血糖在7.8-11.1mmol/L,則為糖耐量減低。這兩種情況統稱為糖尿病前期。 如果空腹血糖大于7.0mmol/L、餐后2小時大于11.1mmol/L,則可以確診為糖尿病。 但需要提示的是:持續性的精神緊張、壓力、焦慮、失眠等等應激反應,會讓體內更多的分泌“升糖激素”,有可能導致晨起空腹血糖值偏高,容易誤診;另外,血糖檢測值偏高更多的是一種“結果”,尤為關鍵的是要找到“原因”,需要遵醫囑進行“胰島素釋放試驗”等相應檢測,來測量胰島的基本功能。一般來說,正常的空腹胰島素水平在3.00-25.00u IU/ml。 另外,由于血糖水平易受外界影響,建議通過檢測糖化血紅蛋白(HbA1C)來了解過去3個月內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;糖化血紅蛋白小于6%為合格,小于5%為優秀。 體檢報告中關于血脂這項,一般會包括“總膽固醇TC”“高密度脂蛋白HDL-C”“低密度脂蛋白LDL-C”“甘油三脂TG”等幾個指標。研究發現,膽固醇與心臟病關系不大;而甘油三酯越高、高密度脂蛋白越低,患心臟病的風險越大。
提示:拿到血脂報告后,可以通過計算兩個比值來評估自身心血管的健康程度—— 甘油三脂/高密度脂蛋白(TG/HDL-C):該比值小于2為合格,小于1為優秀; 總膽固醇/高密度脂蛋白(TC/HDL-C):該比值小于5為合格,小于4為優秀; 而如果TG/HDL-C數值大于2或者TC/HDL-C大于5,則意味著心血管系統可能已經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了,需要盡快去醫院進行排查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如果拿到了一份讓人“愁眉不展”的體檢報告,就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過往的生活了。當然,有一些原發性的疾病(如原發性高血壓、1型糖尿病)成因相當復雜(或與遺傳因素有關),我們只有去努力面對自身面臨的健康問題;而一些繼發性疾病,則相當大程度上都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——如果它們不是導致這些疾病的直接原因,也是引爆****桶的